初心,即初学者的心。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始终保持这颗初心。
当你第一次读《心经》,可能会深受感动,但如果你读过两遍、三遍、四遍,甚至更多遍呢?说不定你会失去对它最初的感动。
同样的情形也会发生在其它修行上。起初一段时间,你会保持得住初心,但修行两三年或更多年之后,你在修行上也许有所精进,但本心的无限意义却相当容易失去。
如果你的心是空的,它就会随时准备好要去接受,对一切抱持敞开的态度,初学者的心充满各种的可能性,老手的心却没有多少可能性。
我们通常都会不自觉地试着改变别的东西,而不是改变我们自己,我们都会试着让自己以外的东西变得恰如其分,而不是让我们自己变得恰如其分。
我们应当做的事情就是,什么事情来到,就做什么事情,好好做它。做我们当下应该做的事,做我们必须做的事,这就是禅修。
你应该对心中的野草满怀感激,因为到头来,它们将会滋养你的修行。
那些轻轻松松就能把打坐练好的人,通常需要花更多时间才能掌握到禅的精髓。但那些觉得禅修极为困难的人,却会在其中找到更多意义。
修行时不应该有得失心
做任何事情时,都应该以“把事情做好“当作唯一目的。
放下自己
在你的大心里,一切都是具有同等价值的。一切都是佛的自身。不管你看见或听见来什么,一切都尽在其中。在修行里,你应该如一切之所如,接受一切,给予每一样事物如同对佛陀的敬重。
如果除去自我中心的观念是我们最内在的渴望,我们就非去不可。在你下决心去做之前,你会觉得困难重重;一旦你下定决心,就会觉得那一点都不难。
进步是一点一滴的
想要有快速、不寻常的精进是不可能的。哪怕你做来很大的努力,进步仍然只会是点点滴滴。那不不像是去淋浴,你不会一下子就全身湿透。更像是走在雾里头,刚开始你不会觉得湿,但越走就越湿。如果你急于求成,就会对自己慢吞吞的进步感到不耐烦,心里会想:“真是慢得要命“这是不对的想法。
想要一蹴而就根本就是不可能的,但经过反复学习,你就一定能学好。这就是曹洞宗的修行方式,你可以说曹洞宗追求的是一点一滴的进步,也可以说曹洞宗完全不期许任何的进步,但只要保持真诚,在每个当下尽最大的努力便已足够,没有任何的涅槃寂静是在修行之外的。
只有在没有计较心的情况下,你才是真正在做事。你坐禅,不是为了坐禅以外的目的而做。
我不喜欢谈坐禅以后的事,我觉得谈坐禅本身就够了。坐禅真的是一种很奇妙的修行。我们的目的只是把这种修行永远持续下去。这种修行方式起自“无始”之时,也会持续到无尽未来。
严格说来,身为一个人,除这种修行外,没有别种修行;除这种生活方式外,没有别种生活方式。禅修是我们真实本性的直接表现。
只有在没有计较心的情况下,你才是真正在做事。你坐禅,不是为了坐禅以外的目的而坐。你也许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很特别的事,但事实上那只是你真性的表现。只要你认为你坐禅是为了其它什么目的,那你的修行就不是真切的修行。
你若能每天持之以恒做这种简单的修行,最终一定会获得某些奇妙的力量。获得力量以前,你会觉得那真是很奇妙,但获得之后,就觉得那也没什么特别的了。这些奇妙力量只不过是让 你成为自己,没啥特别的。
只有当我们能够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本性,我们才会是人,如果做不到,我们就会不知道自己是什么。
如果能周复一周,年复一年地持续这种修行,你的体悟就会愈来愈深,而这种体悟也会弥漫到你在日常生活里所做的全部事情。最重要一点是,要忘却所有得失心,忘却所有二元性思维。
换句话说,只管以正确的姿势厉行坐禅,别想其他的,只管坐在蒲团上,不期许什么,这样,最终你会归复你的真实本性。更精确的说,是你的本性会重新归复它自己。
2018-04-15 04:56